●解決數據要素標識長度不一致、結構不兼容的問題,實現川渝公共信息資源“一本賬”管理
●將為交通、消防、供水、燃氣等多個領域的信息資源提供數據標識體系
●對于省內推廣落實《規范》程度高的機構,將進行專門技術指導
日前,川渝地區數據領域首個地方標準《公共信息資源標識規范》由四川省大數據中心與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聯合發布?!兑幏丁方鉀Q什么問題?如何落地實施?
《規范》規定了川渝區域公共信息資源的標識分類、標識編碼以及標識管理規則,適用于政務組織、非政務組織和居民公共信息資源的標識、確權、編目、注冊、發布、查詢、維護、管理和交易各環節,為川渝公共信息資源發放統一的“身份證”。這樣既有助于確立數據要素的四級標識管理體系,又有利于川渝兩地各類公共數據的管理流通。
省大數據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各地頒發的“數據身份”只能作為數據的“地方糧票”,無法形成數據的權利共識,難以支撐要素的廣泛流通?!兑幏丁分饕鉀Q數據要素標識長度不一致、結構不兼容的問題,實現川渝公共信息資源“一本賬”管理。
“土地、資本、技術、勞動力等傳統生產要素都有唯一的標識?!笔∈袌霰O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,目前數據要素相關的標準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。
公共信息數據的結構化好、可信度高、應用場景豐富,但由于缺少跨領域、跨部門的通用標準,大部分數據只能在垂直領域“內循環”,甚至“睡大覺”。
省大數據標委會委員、成都工業學院教授沈益民介紹,《規范》將為交通、消防、供水、燃氣等多個領域的信息資源提供數據標識體系,為政務數據市場化配置提供通用認證,使充分整合川渝地區政務數據資源成為可能,為進一步激活政務數據效能提供基礎的機制保障。
據了解,省大數據中心將聯合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,同步組織推廣公共信息資源標識工作的培訓,深入實地指導數據要素平臺建設,鼓勵具有條件的市州、區縣建設數據要素標識地市級平臺和中心節點(樞紐)。
省大數據標委會相關負責人說,《規范》不但是川渝兩地首次聯合制定發布的數據標準,也是首次聯合推廣的地方數據標準。對于省內推廣落實《規范》程度高的機構,將進行專門技術指導,尤其在建設數據標準中心節點(樞紐)方面給予支持。(記者 高敬)